品牌设计公司探讨食品包装设计


一、色的探讨
色彩同语言一样有传达信息的能力。中国有句古话:“百闻不如一见”,多种多样的详细说明不如看一看实物。例如:做一个实验,将相同的酸奶放入两个同样大小和形状的黑、白容器中让人们品尝,结果多数人说白色容器内的好吃,其理由是黑色容器内的酸奶感觉脂肪分量稍多;同样,黑、白容器里放入相同的咖啡,结果是多数人说黑色容器内的咖啡好喝,其理由是白色容器内的咖啡感觉味淡。
 
大量的实验证明,色彩对人的味觉有极强的诱导作用。人们在选购商品(食品)时,色彩起着重要作用。
 
不难看出,色彩会引起人们心理、生理等多方面的反映。色彩给人的反映是本能的、直接的、无意识和有意识的。无意识——即不自觉的、本能的反映,有意识——即人为的、有目的的反映。色彩的无意识反映,如赤色使人们自然地想到血、生命等。白即昼、黑即夜,这类反映的是色彩的共通点。另一种是有意识的反映,如服装流行色,今年流行淡蓝色,明年预定为黄色等,有意识地使人们认可。对设计者来说,在设计中既需考虑不变的面(色的无意识),也应战略性地考虑可变的面(色的有意识)。除以上外,色彩有时会同时具有两种意义,即色彩同时具有肯定与否定、美与恶的意义。如白色:既给人纯洁、安定、信赖、美丽的感觉,同时也有冷酷、死亡等意义;黄色:既有富贵、高雅之意,同时也有伪善、背信的意义等。同时,其还能给人温度感和重量感等,同时,其给人的印象(反映)还受国家、风俗、宗教、历史的影响,即色彩有社会的意义。不仅如此,随着时间的推移,文明的发展,社会的进步变化,还将赋予色彩新的意义。
 
综上可见,对食品包装设计者来说最重要的——就是选择最适合消费者的色彩,并设计出推动消费的色彩。
   
二、形的探讨
形与色同样有信息传达能力。形除了二维空间(平面的),如图案、画、照片等外,还有三维空间(立体的),如容器、外箱等。
 
形有多种多样的,形与色同样能引起人们的心理反映。日本有一种调味料マョネ—ズ,中文翻译成“沙拉酱”。它在日本是家庭必备之调味料,有使用玻璃容器的,而更多的是塑料容器,形状也各种各样。日本人有吃便当的习惯,因此,设计者为了方便食用就将这种调味料装入小袋中,既方便又适量,这种新形状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,也为公司创收做出了贡献。
 
此外,白糖、酱油等都有小包装。小包装做到了方便、适量,得到了消费者,特别是小孩和老人的喜爱,因为他们对适量的感觉较为迟钝,这样一次一包的包装就减少了麻烦和担心。
 
 
作为设计者应重视食品包装内外形的关系,充分考虑食品自身的特点。设计——要做到既美观大方又方便、卫生、安全、环保,让消费者在品尝食品前先欣赏食品的包装,就像欣赏艺术品一样被吸引、被感动,从而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和品尝欲望。
 
三、文字的探讨
文字是传达信息的基本元素。文字在食品包装中多用于食品的名称,但其除了解答说明等外,还能同色彩一样在人们的头脑中产生联想,引起心里的反应。比如“大海”、“夕阳”,当人们看到这样的文字就会联想到海水的颜色、天空的色彩,这一共通的印象是文字对个人经验的唤起。由于人与人的生活经历不同,因而对文字的理解也就不同,所以文字运用在包装设计中比色、形有更大的难度。另外,对色彩和形状的识别是人本能的,但文字的识别却需要通过学习获得,而且,不同的地区、国家文字也不同。比如,中国的“可口可乐”和日本的“コヵコ—ラ”就不一样。每个文字圈都有自己独特的字体,像“可口可乐”这样的文字,要翻译成各国文字在设计上非常困难,再加上文字在认知、记忆上又比色、形弱,因此,没有特征的文字很难被人们记忆。为了减少记忆量,强调食品名称,有许多食品采用了略称,即用头一个字来略称商品,如:麦当劳的“M”等,这是设计者可借鉴的。食品包装设计除了对文字字体的考究外,还应在发音上进行斟酌,尽量选用易发音、易记忆的文字。
 
文字——是随人类的进步发展而不断变化的,因此,食品包装设计者应了解文字的特点,设计出有时代气息、受消费者欢迎的包装设计。
 
四、数字的探讨
数字是没有国界的,且能准确地传达信息。现代社会数字应用很广泛,除了数学的表示外,如黄金分割等的使用也更加深了数字的意义。数字有两面性,即具体数量的一面和不可思议的神秘的一面。如像四季的变化、温度的变化、黄金分割等,除了让人们知道自然数外还能产生联想。数字虽然比色、形、文字的认知慢,但其特殊的字体、书写的简便和无国界,使数字比色、形、文字更具有典型性。
 
作为食品包装设计者,应充分利用数字的特点——让消费者对设计者的设计产生兴趣,在消费者的心中留下印象,进而喜爱这样的设计。
 
通过以上对色、形、文字、数字的探讨,我们不难看出,食品包装设计者应在科学与艺术理论的指导下,深入了解食品包装的功能性,了解各种包装材料,重视发挥色、形、文字、数字各自的特点,灵活运用、融会贯通,努力创造、设计出既有品牌意识,又美观大方、方便实用,并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食品包装设计。
声明:文章及图片来自网络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,仅供学习参考之用;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立即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